3°C

照片作者 Ventspils muzejs

出版日期 20.02.2023

为了在拉脱维亚的文化空间和景观中以拉脱维亚语、拉脱维亚的文化空间和景观普及拉脱维亚的利夫根源和遗产,拉脱维亚大学利夫学院与拉脱维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民族委员会和拉脱维亚国家文化中心合作,宣布2023年为利夫遗产年。文茨皮尔斯博物馆也参与了利夫遗产的研究,并提供前往利夫海岸渔村的“旅行”。

Oviši Pațikmō

马兹巴尼蒂斯仍然存在于文茨皮尔斯海滨露天博物馆中,其曾是利夫渔村居民的重要交流方式。我们“下船”的第一站是奥维希,从文茨皮尔斯往科尔卡方向看,它标志着利夫海岸的起点。

“一天两次,一列小火车停在这里,可以骂它是茶机器;一旦它从文茨皮尔斯出发,它就会第二次到达文茨皮尔斯”,-

所以在1937年,维利斯·维尔德勒在奥维希对马兹巴尼蒂斯写道。

光亮的地方

奥维希村的利夫名字是Pațikmō. Tā nozīmi, iespējams, ļauj izprast igauņu apvidus vārds pattik 也许,它的意思让我们能够理解来自爱沙尼亚地区的 它的意思让我们能够理解来自爱沙尼亚地区的词 – pattik(草丛、密林)。早在20世纪,在村里最古老的房子之一 – 在奥维希的卡尔努 – 居住着姓氏为帕提科内 (Patikne) 的人们。据推测,这个姓氏反映了带有少量拉脱维亚风情的村庄利夫名字的一个版本。

在书面资料中,可以见到奥维希的另一个古老名称 – Liserort (Lyserort, Lusort)。它源自瑞典语,其中lysa意思是燃烧、闪耀ort是地方、岬角。这个名字是由斯堪的纳维亚人命名的,后来被用在用德语和俄语书写的文件中。

奥维希对面的海域有一个危险的浅滩区,深度只有10米左右,数百年来,许多船只在这里失事。为了在黑暗中标记海岸线,警示危险的地方,古代在海边点燃篝火和焦油桶。

奥维希灯塔

19世纪,奥维希竖立了一座灯塔,警告水手注意浅滩。灯塔的建造始于1809年,但因1812年与拿破仑军队的战争而中断。众所周知,从1814年到1844年,灯塔的大火断断续续地燃烧着。1844年,灯塔建成,成为今天我们在白天看到的模样。 1844. gadā pabeigta bākas celtniecība un tā ieguvusi veidolu, ko redzam vēl šobaltdien.

今天,奥维希灯塔是拉脱维亚现有的最古老的灯塔。它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在灯塔综合体中创建了关于拉脱维亚灯塔历史的展览。

灯塔建在木桩上,墙壁用红砖和鹅卵石砌成。灯塔为双圆柱形结构:其直径11.5米,石壁内侧有直径3.5米的第二塔。在18-19世纪的欧洲,这种双筒灯塔也被用作防御结构以防敌人袭击 带有灯笼的灯塔高37米。
建于1904年的灯塔工人楼也被保留了下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马兹巴尼蒂斯开始在文茨皮尔斯-马济尔贝-邓达加路线上运行时,这座大楼的一些房间被分配到奥维希车站。

奥维希灯塔的维护工作由文茨皮尔斯自由港管理局负责,并向公众开放供参观。更多关于参观机会的信息在此处:https://www.visitventspils.com/activity/ovisu-baka/

火船莱玛号 (Laima)

1928. gada 28. oktobrī, lai uzlabotu kuģošanas drošību, Ovišu sēkļos novietoja ugunskuģi (peldošo bāku) Laima. Kuģis bija būvēts 1889. gadā Hamburgā un agrāk bija darbojies kā ugunskuģis Elbas grīvā. 1928年10月28日,为提高航行安全,一艘火船(浮标)莱玛号被安置在奥维希浅滩上。该船于1889年在汉堡建造,之前曾在易北河河口作为火船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它被用来标记文茨皮尔斯附近的雷区,但在一场风暴中它被冲上了岸。1928年,它在奥维希附近进行了修复、重新装备、开光和放锚。它也是拉脱维亚第一个固定海洋科学观测站。

火船信标是一个地下室信号灯,但也有一个雾警报器来警告船只。在损坏的情况下,使用铃铛。如果在冬天莱玛号受到冰的威,那么就会竖起浮筒(浮标)。

九名船员中有六名一直在船上,因为三名轮流在岸上。在船上度过几周后,必须找机会在岸上生活两周。

20世纪30年代末,人们萌生了在奥维希浅滩上建造一座永久灯塔的想法。直到1984年, 伊尔贝灯塔建成时才实现。在此之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奥维希浅滩的航行安全由火船阿尔和伊尔本斯基守护汉

51间房屋中剩下了10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奥维希是北库尔泽梅海岸最大的渔村之一。村里,不算林场、火车站和灯塔,共有51个院子。 居民的主要职业是捕鱼。咸鱼和熏鱼通过马兹巴尼蒂斯带到文茨皮尔斯。将砾石和鹅卵石从海边运到里加对奥维希的居民来说是一笔可观的额外收入。

“…鹅卵石是个好东西,奥维希的居民靠它赚了很多钱。看,一个小伙子沿着水边坐着单套车,停下来,把一个十字形的铁丝网放在一堆车上,用铲子把小石子从筛子里扔进车里。此外,您可以看到更多相同的筛分鹅卵石车夫”。 1937年,V. 维尔德勒在奥维希的海岸观察到了这一现象。他问奥维希的居民关于筛过的石头碎片运到哪里,他们回答说:“它们去里加 – 用于沥青和用于铺路”。

据说1990年奥维希只有 10 所房子 – 普林奇、阿普赛斯、尤尔马拉斯、马鲁佩斯、萨米什、西塞尼、莱亚斯·奥维希、卡尔纳·奥维希、米尔克兰斯和梅日达尔齐(Prinči, Apses, Jūrmalas, Mārupes, Sāmīši, Siseņi, Lejas Oviši, Kalna Oviši, Mierklani和Meždāzi),而今天有13所房子有人居住。 苏联占领期间,村庄的热闹生活被打断,苏联在前文茨皮尔斯地区建立了军事基地,并在整个利夫海岸建立了一个封闭区,只有获得许可才能进入。为此,在道路上设立了边境管制站和检查站。利夫斯基海岸居民的经济活动和行动自由受到限制,因此大部分人搬到了其他地方。

杰出人物

奥维希与普林奇斯家族有关,这对利夫文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一个分支就在这个村庄形成。英德里吉斯·普林奇斯,普林奇斯家族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利夫文化人物、诗人、翻译家贾尼斯·普林奇斯(Janis Princis,1796-1868)之子,1823年出生于维留米(米歇尔托尼斯)。 )。然而,后来在奥维希,他履行了林务员的职责。英德里吉斯结过两次婚 – 娶了特里娜和芭芭。他共有七个儿子和五个女儿。奥维希墓地有一排排普林奇斯家族的坟墓,英德里吉斯的坟墓清晰可见,上面还可以看到他的名字。

英德里吉斯的孙子卡尔利斯·亚历山德斯·普林奇斯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他成为拉脱维亚大学的生物学家、昆虫学家、副教授,里加自然博物馆馆长,后来在迁居外国期间成为瑞典和世界公认的科学家。

K. 普林奇斯是1944年签署具有政治意义的拉脱维亚中央委员会备忘录的勇敢的拉脱维亚人之一。同年秋天,他与其他人一起离开文茨皮尔斯,乘坐渔船流亡瑞典。在那里,K. 普林奇斯开始在隆德大学动物研究所昆虫学系工作,并编制了一本1224页的世界蟑螂 (Blattodea) 目录。为了纪念 K. 普林奇斯,一些新发现的蟑螂属和种都以他的名字命名,因此,PrincisiaPircisola、Princisaria 如雷贯耳。

除了昆虫学领域的研究,K. 普林奇斯还深入研究了他的家族历史。K. 普林奇斯的手稿副本可在文茨皮尔斯博物馆中找到,其中描述了普林奇斯家族,创建了他们的家谱并提供了其他有价值的信息。

K. 普林奇斯于1978年3月25日在瑞典韦斯特罗斯去世。

而目前:“Nēmiz pǟl! (利夫语 – 再见!)”直到下一次“旅行”,当 当我们参观卢日尼亚村时!

使用的文学作品:巴依巴·舒夫查内《利夫海岸》、瓦尔达·玛丽亚·舒夫查内《不存在的利夫村庄》、维利斯·维尔德勒《海边的生活》、英格丽达·斯特鲁姆法《文茨皮尔斯之书II》。

類似文章

類似文章

文茨皮尔斯及其周边的时事日历

订阅我们